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9:17:00
2025年4月1日,针对此前陷入停摆危机的消息,达闼机器人作出正式回应,并披露了相关财务数据及未来发展规划。根据达闼机器人披露的信息,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约6亿元,2025年待签约及新签订单金额预计为2亿-3亿元。尽管短期内遭遇资金流动性挑战,公司仍坚持在机场服务、医疗辅助等领域完成商用交付,为未来大规模应用积累经验。
达闼机器人提到,2024年,面对全球科创融资环境趋紧及美元资本撤离压力,公司启动战略调整。过去一年,达闼机器人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资源整合,优化了运营效能,提升了研发与交付效率,确保核心项目持续推进。同时,公司集中资源聚焦人形机器人研发,深耕智能制造、银发经济、商务服务三大场景,加速机器人规模化商用落地。
在技术研发方面,达闼机器人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目前推出的全球首款58关节人形机器人Ginger2.0已获得千万元订单。68关节双足人形机器人研发进展顺利,预计2025年底进入试商用阶段。此外,公司自主研发的“海睿云端大脑”完成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机器人全场景智能化升级。
达闼机器人在战略合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2025年2月,公司与国华(00370.HK)就有关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目标为开拓人形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民用产品市场。此外,2025年初,天津市津南区与达闼机器人等企业共同签署了投资落地协议,进一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在技术布局上,达闼机器人已形成包含4.5亿行代码的开源生态,系统层面实现2000余项专利,战略层面完成“云-网-端”全栈技术布局,并攻克了人形机器人云端大脑操作系统、智能柔性关节、灵巧手等核心技术。
尽管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挑战,达闼机器人在回应中表示,公司仍在“行业寒冬中稳步前行”。未来,达闼机器人将继续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并积极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