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02:00
又到清明时节,4月3日,市中医院专家提醒,市民外出采挖或选购野菜时,最好问明品种、生长地点等,对于不了解的野菜最好不要采挖或食用,以免误食有毒或受污染的野菜。
市中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李君君介绍,清明的节俗食品是菠菠粿。“菠菠粿是节令食品,也是保养良药。”李君君表示,菠菠粿系采撷菠菠草渍糯米浆为壳制作而成。菠菠草生于路旁、田埂、山坡草丛中,可止咳平喘、降血压、祛风湿,对预防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高血压、风湿腰腿痛等有一定作用。除了菠菠草,春季艾草、马兰、苦菜、鸡屎藤叶等都是春天常见的野菜。
“需要注意的是,正确食用野菜,才能起到养生保健作用。”李君君表示,野菜最好采用蒸、做汤或做馅等方法食用。因为野菜所含草酸比较大,它被吸收后会与血液中的钙结合形成草酸钙,可能沉着于泌尿系统及胆道,引起肾结石和胆结石。因此野菜最好在沸水中烫一会儿再食用。
“有的市民觉得苦能清火,因此比较青睐苦味野菜。”李君君提醒,野菜并非越苦越清火,虽然苦味野菜具有清火、解毒、凉血的作用,但是多食伤脾胃,影响代谢。
此外,李君君表示,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可适量食用具有养肝疏肝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枸杞、菊花、玫瑰花等,有助于调和肝气,缓解情绪波动和眼部疲劳。(记者 林文婧 通讯员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