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无论在何方,大海是故乡~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12:26:00    

当AI只需输入关键词

便能批量生成歌曲时

有人却依然在坚持

用最“笨”的方式创作

将大连的山海风韵、城市记忆

与游子乡愁

编织成一场声与情的交响



作为献给“0411”的告白礼物

这首由资深媒体人阿麦作词

音乐人刘栋作曲

并携手歌手张天琪共同演唱的

《大海是故乡》

选择在4月11日当天上线

瞬间便打动了无数大连人

网友评价

这首歌真的能让人

闻到槐花香

听见故乡潮


为什么一首“纯手工打造”的歌曲

能直击人心?

超越算法蒸馏出的“标准化感动”

也许答案就藏在

词曲的细节里


从《我家》到《大海是故乡》

“这首歌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 阿麦在采访中坦言,虽然相识多年,合作多次,但《大海是故乡》却是他和刘栋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词曲合作:“比如说大连交通广播电台曾经的一首台歌《100.8 请把平安带回家》, 以及几年前《我家》这首歌的独唱版本,后期都是由刘栋来录制和缩混的。”


《大海是故乡》这首歌是先有曲后有词。今年3月份接到刘栋的填词邀请后,阿麦在出差飞往杭州的航班上提笔写下初稿,回程时于万米高空完成了最后一句歌词。那些刻进大连人骨子里的记忆,像是童年赶海的脚印、老街巷的电车慢行、山顶与海边的欢笑追逐……一一化作“沙滩软,贝壳亮”“礁石硬,赶海忙”的灵动画面。




主图:R森


充满家乡细节的歌词再次激发了刘栋的创作灵感。后期编曲时,他不仅将大连的浪漫气质融入了旋律起伏,还亲自采集海岸线的海浪声、海鸥鸣叫与汽笛长鸣,直接运用其中。“老虎滩的浪和星海湾的风,节奏不一样”,刘栋说。如此浪漫的说法大概只有伴着海风长大的大连人才能心领神会。



如果说《我家》是一封向世界寄出的城市明信片,那么《大海是故乡》就是一本以克制的笔触书写的家族日记。“一个在横向的坐标轴上,骄傲丈量大连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一个在纵向的年轮里,细腻打捞人与城市共生的痕迹。”阿麦说,“虽然是两种不同角度的凝视,但表达的都是对大连的深情与眷恋。”



从《大海啊故乡》到《大海是故乡》

“儿时妈妈讲,大海是故乡”——这句歌词藏着阿麦的“小心思”,创作时致敬了经典歌曲《大海啊故乡》,以“Call Back”方式串联两代人的乡愁记忆:“写这首歌时,我总想起小时候妈妈教我唱《大海啊故乡》的情景。在今天,我们的歌若能成为新一代大连孩子的童年记忆,便是最浪漫的传承。”


一句男女声交织的“潮水漫堤岸”,泛起了多少大连人心头念起家乡时的咸涩与清甜:40年前,《大海啊故乡》演绎出渔村时代的质朴咏叹。40年后,《大海是故乡》则奏响了一座现代海滨城市的深情独白——既有“旧瓦换新墙”的变迁感怀、“人生似行船”的辗转忧思,也有“城市在生长”的乐观希冀、“漂泊总归航”的永恒守望。



歌曲结尾处,当孩子们用稚嫩声音念出“电车慢,槐花香”时,城市的过去与未来在童谣中实现了对话,大连人的集体记忆借由歌曲凝练成了永恒的文化符号。正如刘栋所言:“这首歌属于每一个爱大连的人,无论他此刻身在何方。”


图:老兵伟哥


也许,这首歌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份浪漫主义宣言:在技术解构一切的时代,经典旋律能被轻易模仿,生成精准科学的副歌,却造不出“0411”这串数字背后的心跳——真正能够解析“灵魂密码”的创造,源于把城市区号写成诗的执念,让机械浪声让位真实海风的倔强。那些深刻于血肉骨骼的人类情感,推动了艺术作品在传承中生长,于记忆里创新。



山海有信 潮声不息

这个春天

让《大海是故乡》带你在歌声里

与记忆中的大连重逢

让海浪声载你穿越回

这座山海相拥的城市

如果你也喜欢这首歌

请把它传唱推荐给

更多爱大连的人吧




新闻大连策划制作

文字/编辑:燕子

图片:老兵伟哥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 雪林 王华

制图/美编:海健

校对:华铮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高忠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