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10:00
原标题:用齐文化滋养“正义之师”淄博临淄:以专带精打造优秀刑检团队
2024年5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干警与公安干警查看被盗文物。
山东临淄作为齐国故都、齐文化发祥地,是中国古代法治文化的璀璨高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以“齐耕法治,一树正义”文化品牌为引领,以“大我协作、小我锤炼、无我担当”的精神,探索出刑事检察高质量发展路径。2024年,该部门办理案件958件,占全院办案总量的80%,其中1起案件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5名干警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协力办案打造精英团队
2019年10月,一起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被移送至临淄区检察院。刑满释放人员李某梅纠集社会闲散人员组成了“强拆”恶势力犯罪集团,两年间通过上门滋扰、强行搬离、殴打等手段实施多起暴力拆迁犯罪,严重侵害群众权益。
面对涉案人员众多、犯罪事实复杂、社会影响恶劣的犯罪组织,临淄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组建专门办案组,全员在岗、分组协作、昼夜轮战,抽丝剥茧还原案件真相。为给该犯罪组织精准定性,办案组多次与公安机关召开案情分析会,提出补充侦查意见30余条。
针对其中17人只是被临时纠集参与一次或两次集团组织的犯罪,主观上并不明知该组织的性质,平时跟李某梅亦没有从属关系的情况,办案组提出对17人不能认定为恶势力犯罪集团成员的意见。该院以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多项罪名对李某梅等27人提起公诉。最终,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的意见,认定李某梅等人构成恶势力犯罪集团,分别判处有期徒刑。
案件办结后,该部门针对案件中恶势力组织成员参与城市改造和违法建筑拆除等问题,向所涉街道办事处发出严防、严控、严查雇用社会闲散人员和黑社会性质组织人员参与行政执法行为的检察建议。该案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
淬炼一专多能专业精兵
“在干警培养上,我们坚持立足地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齐文化中的法治智慧、廉政文化等元素,建立‘学贤、选贤、践贤’三位一体培养体系,打造了以老带新、以专带精的检察人才成长快车道,锻造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文化底蕴深厚的检察队伍。”临淄区检察院刑事检察部负责人左芳说道。
“从阅卷笔录制作到出庭答辩技巧,导师手把手指导,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刚刚荣获淄博市检察机关“优秀出庭公诉人”称号的青年检察官张亚楠说。部门里像张亚楠这样快速成长的年轻人并不少见。
该院鼓励干警在向导师学习经验的同时,要保持自身特色、亮点,注重发挥个人专长,形成“一专多能”的发展局面。青年干警崔晓玲在团队中担当“刑检多面手”的角色,她对法律条文精准把握,在调研文章、典型案例撰写方面也展现了优秀才能,她撰写的案例入选最高检发布的典型案例;王坤宏作为部门的“AI智先锋”,积极开展数字检察监督,探索构建的“公安机关刑事拘留超过24小时送看守所监督模型”被山东省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冠名;齐翠山理论功底扎实,在网络犯罪、涉企案件领域办案经验丰富,2024年被评为“山东省反洗钱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该部门积极探索‘轮案制’办案模式,检察官助理有机会跟随不同检察官进行学习,这为青年干警搭建了多元化的成长平台,使其在参与不同类型案件办理过程中快速积累实践经验,实现‘以案带训’,弥补了员额检察官少、办案压力大的不足。”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司书金表示。
积极担当作为推动社会治理
“非常感谢检察官大老远到我家来开听证会,我也深刻意识到非法捕猎的危害,以后再也不会犯这种错了。”在一场开在百姓家里的检察听证会上,犯罪嫌疑人于某说道。
2022年,年过七旬的于某在家中用捕鸟笼非法捕获野生白头翁4只、野生斑鸠1只。经审查,于某狩猎行为未造成野生动物伤亡,对生态资源危害较轻,且自愿认罪认罚,犯罪情节轻微。经办案检察官综合考虑后,临淄区检察院拟对于某作不起诉处理,并决定召开公开听证会。因于某年事已高且行动不便,多方考虑后,该院刑事检察部决定启动“上门听证”机制,并邀请人民监督员担任听证员。
同时,针对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涉案人员众多,且以老年人为主等现实情况,该部门积极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充分履职,加强社会治理,并共同开展保护野生动物法治宣传。
“我院注重挖掘齐文化思想内涵,将‘以民为本’‘廉为政本’等传统智慧融入刑事检察实践,将高质效办案融入社会治理,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临淄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延清表示。(郭树合 齐焱)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