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9:52:00
本报记者 杨让晨 石英婧 上海报道
日前,“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受访者/图
据《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报告》,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银发经济规模即将突破10万亿元大关,而银发地产作为银发经济的核心支柱产业,从养老地产的单一养老功能转型,满足银发人群居住生活的多元需求。
日前,以“让老年人住得更好”为主题的“2025中国银发人居发展大会”在上海举行。《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多位业内人士聚焦银发经济下老年人居住的核心议题,在社会关注“养老”的基础上,着重满足银发人群“享老”“乐老”等多元化需求,凝聚行业力量探索银发人居高质量发展路径。
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康养分会会长周忻表示,银发人居是银发地产的一部分,目的是让老年人住得更好,并且场景众多。
著名经济学家、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表示,银发经济不仅是福利体系、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也是当前改变消费率过低的结构性问题和解决消费不足的周期性问题的着眼点。“这能够通过机制体制的设计,实现自我循环和发展,所以定位银发经济需要我们有更宽的视野,有更好的战略理念。”
养老业态加速转变
银发人居概念下的养老业态正在加速转变。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其光表示,银发人居是从居住方式和习惯来确定产业业态,其中有三个要素。“首先,银发群体面向的客群应该是全部涵盖的;其次,我们解决的重点是面向全体银发群体如何解决居住问题;最后,银发人居不仅仅是房子这样一个空间载体,而且更重要的是衍生出大量的养老服务。”
张其光进一步表示,银发人居涵盖了居家养老、公寓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旅居养老等四个业态,“其中居家养老是目前养老居住方面最主流的形态”。
不过在张其光看来,上述四个业态当中,每一个业态目前都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以居家养老为例,现在的住房都是普通住宅,要改造成为适合老年人居住和生活的住宅,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如何明确改造的重点、加大资金投入是一大难题。
“公寓养老方面,现在中国的城市商办大量空置,如何把空置的商业办公写字楼改造成适宜老年人需求的康养公寓或者养老公寓,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策协同。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协同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联手一起做,才有可能获得较大的进展。”张其光表示。
在刘元春看来,银发经济的另一作用是扩充当前消费,同时也是提振内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不过刘元春也表示,当前银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消费不足、消费率过低等问题。
“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消费占比比较高,但由于总消费率偏低,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依然偏低,现在只有40%。”刘元春表示。
刘元春表示,制度性改革是解决消费率偏低问题的良策,同时居民的住房投资,进一步挤占了消费空间,特别是政府对于中低收入提供保障性住房不足,严重制约了消费的支出。
“因此在政策上,有组合式的政策。”刘元春表示,目前惠民生与扩消费要紧密结合,其中全国失能老人规模就已上千万,但是对于这方面的政策性保障涉及很复杂很艰巨的资金支持。
各方加速探索布局
鉴于目前银发经济的发展难题,北京、上海等城市积极开展了对银发人居议题的探索。
据了解,上海市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26.5%,约为670万人;北京77%的老年人则居住在1998年以前建成的住宅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深度老龄化既是负担,但更是机遇;既是挑战,也是产业巨大的蓝海。
同时,中房协康养分会秘书长姚春苏表示,应对深度老龄化需要将老年人的住房需求落实到相关场景中,并且一部分迫切需求需要专业服务机构来承担。
“为了改善居住需求,老年人群体更倾向于新房或者次新房,还有一个条件是离子女近一点,鼓励代际共同居住或者就近居住,在此背景下应当要做到户型设计可变,满足全生命周期的空间调整,为老年人提供很好的银发公寓。”
实际上,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在银发人居方面加码创新。据绿地康养集团执行董事、总经理李莉介绍,目前公司的康养旗舰项目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是一个CCRC社区,此外还有两家康养酒店。“交通位置位于大虹桥的核心枢纽位置,非常便利;项目主打性价比,国药康养合作也是公司项目的优势,因为重视老人社区早期疾病的筛选,可以通过体检的方式进行远程干预。”
北京寿山福海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凯安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大型养老项目投建、市场化改造、智能化平台、标准化输出等一系列的全产品产业服务能力。
“公司一直追求五星级的高品质养老服务体系,从中国养老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打造超级标准化体系,结合了客户个性化服务需求、经管体系、人才发展的一套完整的综合的智慧化支撑系统。”刘凯安进一步表示,公司自己研发的一套人才职业化的培养培育系统解决方案,结合了行业发展特点,从经营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维度出发,高效解决专业化、职业化人才的培养、成长、发展,解决这种供需的行业性难题。
“这融合了中国老人最看重的医养观、家庭观、孝道观,并且以身心健康度、生活满意度、情感连接度三个维度作为基础的指标,打通医疗、护理、服务、餐饮、居住五个模块,形成了一体化的新中式养老服务,为客户打造实现真正福寿绵长的晚年美好生活。”刘凯安表示。
(编辑:石英婧 审核:童海华 校对:张国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