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20:00
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要求,提升县级党政正职拼经济搞建设能力,4月7日,全省县(市、区)党政正职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能力培训班在省委党校彭州校区正式启动。
根据安排,培训班计划用12天时间,分两批集中培训全省183个县(市、区)党政正职,这也是全省首次对县(市、区)党政正职群体全覆盖开展拼经济搞建设专业能力培训。
县(市、区)党政正职是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群体,当前正值决胜“十四五”、打好“收官战”的重要节点,也是推进重点工作的发力期,在此背景下,我省对县域发展“关键少数”进行脱产培训有何深意?
培训班开班式现场
解认识之惑:
帮助县(市、区)党政正职群体认清形势提升能力
先是心头一紧,再是眉头舒展。4月10日晚,遂宁市委常委、射洪市委书记谭晓政在新闻中看到美国新一轮关税调整政策后,内心经历了短暂的起伏。
让谭晓政紧张的,是几天前射洪市刚启动2025年第一批企业海外行活动,此时美国滥用关税手段,势必对全市进出口贸易带来影响;让他又平静下来的,是一份底气——近两年射洪市加快调整贸易进出口方向,守住贸易基本盘主动权在握。同时,经过此次学习,他更加明晰了新形势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这是一个生动的切片。连日来,经过培训班的学习和交流探讨,全省各县(市、区)党政正职都经历了一场思想淬炼和专业锻炼。大家纷纷表示,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县域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持定力和信心,接下来要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四川县域数量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全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过两个万亿元台阶,跻身全国第五位,县域经济贡献突出。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形势、任务和挑战。同时,四川正处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发展转型最吃劲的紧要关头,抢抓战略机遇,应对风险挑战,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加需要县级党政正职知重负重敢为善成,以铁肩膀扛起千钧担。
“扛起责任,首先是要认清形势。”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举办此次培训的初衷之一,就是要帮助大家进一步深刻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充分研判国内外环境变化对产业结构、市场关系、生产力布局带来的影响,牢牢掌握推动新时代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
培训班鲜明实践导向,紧扣拼经济搞建设这个主旋律,紧扣县级党政正职最紧迫的专业培训需求,开设县域经济发展政策解读、重大项目管理等13门课程,聚焦县域高质量发展症结堵点开展学习研讨和实务交流,着力提升县级党政正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拼能耗,不计要素条件,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办法行不通了。”通过连日学习,眉山市东坡区委书记彭盆认为,未来县域经济必须加快转向效益型、集约型发展。
眉山市丹棱县委书记曾建军认为,县域经济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新动能。曾建军介绍,近年来丹棱县积极开辟产业新赛道,“无中生有”发展起晶硅光伏和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2024年全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同比增长44%。
传统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地、钱三个关键资源要素,但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能完全走老路,要大力拓展新空间。
阿坝州黑水县委书记杨莉介绍,黑水地处高山峡谷区域,受土地限制,大工业项目已很难招引落地;同时,地方人口红利早已消失。面对如此局面,黑水县必须聚焦全域旅游和清洁能源光伏产业,通过高质量发展来引领带动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学员们正在分组讨论
明发展之道:
助力县(市、区)党政正职群体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2024年,全省183个县(市、区)中,地区生产总值超100亿元的有133个、占比达72.7%;2024年赛迪中国百强区排行榜中,四川13个区入围百强区……4月8日,省统计局发布2024年四川县域经济“年报”,一个个彰显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引发广泛关注。
但在此次培训班上,参训学员和授课老师对此却表现得十分冷静。大家认为,对标对表先进发达地区,四川的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还有不小差距,还存在总体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
乘势而进和破解难题并存,下一步怎么走?培训班上大家积极找路子。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新型工业化摆在突出位置。”南充市营山县委书记敬健表示,接下来营山将以工业发展为主抓手,重点补齐经济总量小、产业支撑弱等短板,争当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发展县域经济要善于挖掘发展动力,既要积极向上争取,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参加学习,成都市大邑县委书记侯坤平解决了工作中的困惑。她表示,大邑将围绕延链补链把工业做起来,在增效上作文章把农业强起来,千方百计留住游客把文旅热起来,加快冲刺“百强县”。
县域经济要发展,底线必须守牢。自贡市富顺县委书记刘军表示,富顺县将在把握政治方向、聚焦风险任务、站稳人民立场、守住安全底线、提升方法运用中拼经济搞建设。
县域工作千条万条,归根到底是为群众谋幸福,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资阳市政协主席、雁江区委书记焦杨认为,发展县域经济,要更好树立投资于人的新理念,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雁江区将用心用情惠民生,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办好“民生大事”“关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