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济南法院“活封”保经营,顺利偿还员工被拖欠工资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6:03:00    

春节前,石家庄某影院因融资租赁合同纠纷陷入僵局。某影城公司撤场,拖欠员工工资及场地租金逾百万元,当地政府紧急协调,由一家传媒公司临时接管影院。然而某融资租赁公司申请强制执行,要求扣押影院放映设备。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前往石家庄现场勘查时发现,影院仍在正常营业,若贸然扣押设备,不仅春节档期被迫中断,员工被拖欠的工资更将失去偿还希望……

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李硕在现场勘察

临近春节,电影市场迎来年度黄金档期,执行法官权衡多方利益后,与某融资租赁公司委托代理人进行沟通,认为即使现在强制扣押,在春节前也无法变现。于是,执行法官提出“活封”方案,明确11台放映设备暂不扣押,允许影院继续使用但禁止转移或损毁。最终申请人对执行法官的意见表示认可,同意暂缓扣押。这一举措既保障了债权人的权益,也为影院留出喘息之机。影院负责人承诺,春节档结束后将全力配合法院执行。

转机出现在2025年春节,电影票房大爆,该影院凭借档期收入偿清了拖欠数月的员工工资,与此同时,执行法官持续跟踪案件进展。3月初,影院做好配合设备扣押准备,执行团队赶赴石家庄,顺利将11台放映设备查封。

申请人坦言,“最初我们担心暂缓执行会扩大损失,没想到反而实现了资产保值。”并且,申请人在感谢信中写道:“法官的专业判断,真正守护了各方长远利益。”

“员工领到工资时,许多人的眼眶都红了,这个安稳年是法院给的。” 影院负责人回忆起春节前后的经历,仍难掩激动。

执行法官面对谢意,回应朴实,“能让企业活下来、让员工过好年就是最好的结果”。这场双向奔赴的感谢,不仅是对个案的肯定,更折射出司法在“稳经济、保民生”大考中的担当与智慧。

这场带着温度的执行,成为“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生动实践,法院摒弃机械办案,以“放水养鱼”思维盘活僵局,既维护了法律权威,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经营和员工权益的影响;影院诚信履约,借力文化热潮自救重生,地方政府精准纾困,守住民生底线,三方共绘的这幅“法治护航民生图”,不仅让百余家庭安稳过年,更彰显了司法智慧与城市治理的深度融合。

当放映机的光束再度照亮银幕,照亮的不仅是观众的笑脸,还有法治中国最温暖的底色。

(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徐若曦)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客户端

相关文章